教育科学学院 王亭文
当飞机从首都机场起飞,低沉的发动机轰鸣声与空姐甜美的播报声交织时,我看着窗外流动的白云,有种不真实的激动——我就要去美国交流学习了。13个小时感觉飞了很长很长的路,结果看着显示屏飞机图标只是一条蚂蚁般浅浅的行进轨迹,渺小又觉得莫名的踏实。你好,美国,我们来了!
学在美国
(美丽的大学校园)
我的专业是教育类,作为教育学院鲜有的亚洲面孔,我有了更多的机会与美国本土学生相互交流了解。阿肯色大学的教育学院几乎都是小班制授课,每班几乎只有15人左右,其中美国本土学生在人数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美国的教室)
在选择的几门专业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Social Justice in Teaching/Learning。社会公平是美国社会一直倡导的重要的教育价值取向,在一个多种族、多民族、多语言、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做到teaching response to culture并不是一件易事,因此这门课也是阿肯色大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在这节课上,我非常幸运的见到了多元文化的美国。在美国白人女性占主流的教师人员构成情况下,Dr. Wake 教授邀请来了非裔男性教师,从一位男教师的视角给我们讲述他眼中的职业性别歧视与美国公共教育。在异性恋占主流的时代,我有幸听到的同性恋者讲述她的故事与人生。她告诉我们,如果世界上每个人的兴趣喜好都一样,但么这个世界将会多么无聊。在英语作为母语的国家,Dr. Wake 教授邀请了一位中国母亲,为我们讲述她的儿子作为英语语言学习者在美国所面临的价值观冲击与文化冲击。Dr. Wake 教授是一位极具同理心的人,我听到了形形色色的故事,也看到了如万花筒般多元炫彩的美国文化。
除此之外,阿肯色大学还有很多社会实践项目。今年春假,我参与了学校赴新奥尔良的志愿者项目。我们帮助当地人民修葺房屋,去学校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制作当地特色的手工艺品。
玩在美国
美国的假期还是比较丰富的,上半学期趁着秋假,和一起交流学习的小伙伴去了田纳西州的孟菲斯(Memphis)。我们选择了Greyhound的大巴作为出行方式。大巴车快速的行驶在肥沃的棉花田间,秋日灿烂的阳光照耀着美国南部的黑土地上。那一瞬间,我仿佛穿越回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我看到了斯嘉丽美丽的绿丝绒裙,看到了汤姆叔叔辛勤耕作的背影,听到了自由运动者的呐喊,想象着这片平静富饶的黑土地发生过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这片黑土地孕育了反抗不公命运的灵魂,也是布鲁斯(蓝调)音乐的摇篮,也是猫王的故乡。带着贝雷帽的黑人大叔,抱着一把个人特色鲜明的吉他,随意哼唱,逍遥自在。
(孟菲斯)
趁着寒假的机会,我又去西雅图找我同在美国求学的表妹。《西雅图未眠夜》、《北京遇上西雅图》都发生在这座浪漫文艺的城市。海洋气候带来的雨季,自由飘扬的彩虹旗,华大如霍格沃茨般古老神秘的校园,都是这样城市特有的标识。在这座城市,我见到了派克市场的繁华,听到了街头音乐家的自由,也看到了晨跑者带给这座久雨绵绵城市的活力。一直觉得一个城市的开明程度是与它对少数文化群体的包容程度成正比的,而西雅图就是一座包容而又自由开放的城市。
(派克市场)
(街头艺人)
爱在美国
作为异乡求学者,每逢佳节倍思亲。出国在外,最想念的也是家人与魂牵梦然的中国味道。幸运的是当地的IFO(International Friendship Organization)帮很多国际学生找到当地的美国人民作为他们的寄宿家庭。这些美国人民都非常善良热情并乐于帮助每一个人。我记得一位名叫Paul的美国人,他每天4点早起完成所有工作,把每一个下午都空出来用于帮助国际学生。我的寄宿家庭名叫Susan,她就像是我在美国的妈妈,尽她所能的让我这位异乡求学者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我与Susan)
(特别的跨年夜)
(与朋友同庆中国春节)
(我的语言互助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