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学院 崔菀婷
“莞婷,能在微信上看到你,真好!”
“真好”这个极富感性色彩的词,使用的门槛太高,需要你长久酝酿得来心生圆满,再加上那一刻激动的心情,一气呵成。而这句来自于陈敏明老师的问候,在我回到家乡时看到,只想回复一句:“是呀老师,您还在,真好!”
此刻,我正坐在河南大学的图书馆内,隔着一本书的对面,一个男生在刷题;隔着一瓶水的右边,一个女生在看网课。自己这个大门口的位置,还是碰巧转了两层楼才寻来的。在开封,我习惯性得保持着一种战斗气质,要不断在学习中索取,在大学的马拉松上坚持到底。
半年前,我拖着箱子到异乡,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带——台湾。甜甜的老师告诉我们:“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中,大家有三个任务:学习,环岛,美食!”
这大概就奠定了台湾生活的整体曲风——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但无论是怎样的整体风格,于每个人而言,只需在与大环境和谐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模式。
中国文化大学所在地——阳明山上的景色
模式一:学习与游玩捆绑销售
我就读的学校,位于台北市阳明山上。我们管上山叫“修仙”,尤其在一年四季多雨的台北,到处云里雾里,腾云驾雾,习以为常。我把课程集中选在了一周中的四天,其余三天负责迈开环岛的步子。于我而言,这四天是相当紧张的,白天上课,晚上做作业,期间,我学会了视频剪辑,创造了两小时完成两个大文案的记录,开辟了通读全英学科文献的历史。学习时的自己,依然要保持十足的活力,但区别于在开封的战斗模式,在台北,学习更像是体会生活的其中一种方式。当然无法排除,这是作为交换生独有的体会,然而,六一抓娃娃,校庆做美食,天冷的时候再备些姜汤驱寒.......身处一个将“玩转生活”作为习惯的校园文化氛围内,会有足够的理由,让学习成为体会生活的一个支流。
在文化大学的自习室
除了台北、台中和高雄,其他的城市几乎是在最靠近大自然的地方成长的。宜兰、苗栗用步行,垦丁、绿岛骑机车。纯净的海、蓝色的天,随手一拍就是时尚大片。而坐在机车后面,三百六十度天窗的享受,被海风吹得透心凉的岁月,才是最值得回忆的。除了交通工具的新鲜体验,尽快熟悉那里的人,也是最快熟悉一个地方的方式。台湾的民宿业相当发达,尤其是在现代化较差的田园小城中,民宿老板就是一部行走的攻略。
印象最深的是去花莲游玩的那次,我们通过朋友介绍定下一家民宿。正赶上假日高峰,火车票买不到,只好通过民宿老板的介绍,坐上当地的区间车,辗转一路,到花莲已是夜里十点,老板在车站接到我们,一路介绍街边风光。没有固定的宣传词,只是聊天一般,慢慢了解,看我们还不算疲累,到家简单收拾一通,老板为我们准备好明日出行的自行车,便开始为我们制定路线。与其说制定,不如说是商量,他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告诉我们,我们再通过自己的喜好选定最佳方案。“哪个地方、几点能看见最美日出,当地的水果有怎样的贩卖习惯......”只有当地人能够讲出的生活经验,我们外来游客在一晚上集中吸收。我们订房早,能够住在宽敞的房间里,房子是个小别墅,外面的草地上还搭着几个小帐篷,那是订房不及时的姐妹们迫不得已的下策,但据说,这也有故意为之的原因,能体会一次露营,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拍摄地——十份
与好友在垦丁踏浪
在花莲七星潭上
绿岛的海底世界
和台湾的同学一起做蛋糕(中间为作者)
模式二:美食与燃脂的战争
台湾美食天下闻名,然而“河南胃”表示:吃得并不习惯。辣中带着甜,咸中也带着甜。甜的地位如此重要,就不得不承认,台湾的甜品值得一尝。寻得味道最佳凤梨酥,找到最得人心的果汁,喝到每天必备的便利店现冲咖啡,之体重也会直线上升。老师说:“来到台湾,不长胖才怪!”这激将法实在管用,我用延续跑步习惯的方法,瘦了六斤。
长跑的习惯,是高三为了宣泄压力养成的。对于一个运动界的小白而言,能突破跑步大关,学习大关自然会战胜得更轻易。在标准跑道上,每天六圈,渐渐成了习惯。到了台湾,喜欢接受新事物的同时,又怕迷失自我,就将跑步的习惯延续下去。有时是去健身房利用跑步机,有时忙得太晚,健身房关门了,就环校跑。学校在山坡上,跑步时就有登山般的荣誉感。为增强身体机能,我还会不间断的加强无氧运动的训练。后来,经老师推荐,我还在台北参加了一次女子九公里马拉松活动。那是我第一次尝试跑九公里,一个小时下来,也并不觉得特别累,路上的能量饼干、营养水果,一路用镜头记录的志愿者和市民,让整个九公里比赛变成一次享受。
参加台北市政府举办的女子9公里长跑
模式三:加入到组织当中去
拥有陆生的身份,就拥有陆生的责任。我报名了《并非路人》杂志志愿者,很荣幸被选为一名文字编辑。如此一来,每去一个地方,都要带着笔者的眼睛。其实换一个思路,可以看作“工作等同于游玩”。第一次开选题会,我们被叫到大陆文教处的招待厅,吃着“赤鸟家”的烤肉便当,在满足味蕾的时候,迸发灵感,选定题目。工作结束,老师拿出台湾特产水果——芭乐、大青枣、凤梨,还有独具台湾风味的香蕉、葡萄、苹果.......时至今日,那天满桌子的水果到底有哪些,依旧记得清晰。“把水果全部吃掉”,成了选题后的第二任务。而这样的丰盛待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在不断持续。
作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学生,专访栏目当然由我负责!那已是五月份,我已经习惯将“吃”与“谈话”融为一体。吃饭是使一个人不得不放松的事情,聊天也自然很容易进入状态,也是这一次,我和我的采访对象——Karen老师结下深厚的友谊。
参加活动是增长阅历、提高能力的途径,也是遇见志同道合之人的不二选择。无论是担任大陆欢送会的主持人,参与到新闻纪念会的座谈之中,在每一个提供展示的平台,都会收获新的友谊。
《并非路人》指导老师及全体志愿者(作者一排左二)
采访Karen老师现场
“陆生欢送会”上,全体主持人与文化大学李天任校长的合影(作者为右一)
模式四:拥有第二种师生情
在台湾吃到的最具浪漫气质的饭,大概是曾老师请的。
在台湾吃到的最具文化内涵的饭,大概是萧老师请的。
一学期匆匆而过,我马上要启程返乡,曾老师请我们三个河南老乡到阳明山的“山草后”饭店吃夜宵,那是个雨夜,就在蒙蒙细雨间,望山下,一片灯火通明。萧老师载我吃旋转寿司,她是日本客座教授,算是半个日本文化专家了,现在相处得如此融洽,也算是慢慢磨合的结果。
萧老师五十出头,在业内饱有声誉。第一次听她的课时,她过于学术、完全不考虑在坐学生文化背景的言论,难免伤到一些同学。已经教学半生的老师,至今还会在学生的舆论中自我反思:“莞婷,你觉得我说话没有太多顾忌,在你们这一代看来,会不会不太好?”
当然也会碰到“鸡汤大厨”式老师,但这位老师的鸡汤不是十里飘香的版本,而是拥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霸气。她会用直戳泪点的句子,为高深符号学增加亮色,例如:“你会因为觉得无法长久而控制自己不爱上一个人吗?当然不会啦,难道你对“主动爱”都那么恐惧吗?你就那么缺爱吗?”
也会因为作业的原因,收获意外惊喜。为了一个采访作业,我通过社交软件尝试着联系业内资深配音员、哆啦A梦的配音者陈美贞老师。没想到一来二去几次对话,她就真的同意帮我们这个大忙!这大概是我采访到的第一个“大腕儿”了,但一次采访下来,比想象中的顺畅很多,老师深知在采访结束后邀请我们去家中做客。我想,一定是老师的包容心和我们的充足准备起到了作用,文化的差异也让采访蹦出火花。当然,我也能从录音剪辑中听出自己的不足,那些只有实践才能体会到的不足。
采访结束后,与陈美贞老师合影(作者为右一)
“窗外它,水管在开花,椅子在异乡,树叶有翅膀。”在台湾,我总爱单曲循环这首《我喜欢你时的内心活动》。歌词是内心最细密处的表达,加上天马行空的想象,眼前的事物仿佛都在为自己服务。台湾是个容易听到内心声音的地方,它给我足够的空间,只是单纯的体会,毫无杂念的体会。尤其是在台北,走在街头,我不用记住时间,看到公交车还在运行就好;我不用刻意安排路线,找不到路的时候问问行人就好。台北给予我的安全感,是城市文明的最佳体现,其他一些保留自然风光的城市,虽没有良好的城市规划,但寄情山水的情怀,也只有在那里安放了。
文化大学的尽头有个情人坡,可以看到台北的全貌。离开的前一晚,成双入对的风光,变为成群结队的景象。那一刻,整座城是每一个人的亲密爱人。大家拉着手,望着台北灯火通明,大喊:“台湾!再见!”我没有加入,静静看着大家用喧嚣的方式努力平复自己的内心,可我总在冥冥之中感觉到,缘分还未结束。
一定是直觉所在,就在回到家乡的20天后,我跟随国际交流处,接待来到河南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台湾师生。有熟悉的老师,有熟悉的口音,有熟悉的问候方式。此刻,那份对于台湾的感情与感谢,化作尽心招待的回报。不仅要保证他们的安全与舒适,更要将中原文化的魅力注入台湾同胞的思想,让他们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这也是他们来大陆走一走的终极目的。做过客人做主人,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是呀,本是一家人,同根同源,必然自然。
台湾的同学在塔沟武术学校学武术(作者为前排左二)
回到家乡,坐在河大的教室里,很难再对它说出“我爱你”三个字。但总会在吃饭时、跑步时、上课时,某一刹那,突然想起那海峡对岸的小岛,念它一分,记它一生。